
精选教研工作计划3篇
光阴迅速,一眨眼就过去了,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,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。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研工作计划3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教研工作计划 篇1一、指导思想
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,以先进、科学的教育观念为指导,以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,以加强教学管理、规范教学行为、提升课堂教学水平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,加强教师队伍素质,从抓常规教研活动入手,发挥好教研的先导作用,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,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、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,充分体现“教中有研,研中有教”的课堂教学特色。
二、目标任务及措施
1、贯彻落实上级教育教研部门指示精神,进一步增强教研组成员的责任意识、服务意识和教研质量意识,提高工作效率,树立教研形象。
2、进一步突出教研工作的重点。以研究课堂、研究学生为重点,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3、在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实验的基础上,进一步加大研究学生的力度,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、学习兴趣和内在心理需求,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、情绪体验、过程参与、知识与能力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方面。
4、围绕学科教学的热点、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实用、有效的课题研究,特别重视开展好“问题型”小课题研究,自觉把教室作为实验室,把问题解决作 ……此处隐藏3122个字……出成果
本学年是我校准备深入课堂,加大课题研究的投入工作:
1、课题研究注重过程化。教导处要加强教育科研管理,统筹安排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。要定期举办教育科研讲座,提高教育科研理论水平。各子课题组要根据各自制订的实验计划切实有效地展开研究工作,注意资料的积累归档,并不断总结经验,撰写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,鼓励教师向教育刊物投稿。
2、课题研究讲求实效性。根据学校已经形成的《课题管理制度》等规定,教导处要加强对各子课题组的管理,与教师在研究中平等对话、共同研究案例、教研方式和学习方式,参与整个研究过程。教科组主要负责人要积极有效地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工作。各课题组长要确实发挥作用,带领教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研讨、交流、反思活动,自觉探索课堂教研规律,重视研究教材、研究学生、研究教法,在研究和反思中提高教研实践能力。
(三)校本教研高标准、严要求
学校的教研活动要突出时代性、针对性、实效性,研究的空间要基于校本,基于实践,研究的重点要放在教师教研行为的转变上。
1、本年度的教研活动要继续保持以往教研活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,教研活动的内容要以解决学科教研中的一些热点、难点、疑点等问题为重点,加强专题教研和案例评析,集中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,并注意资源共享,使每位教师确有收获。
2、教研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,有竞赛、交流、课堂观摩等,防止因形式单一影响教师教研的兴趣和热情。
3、教研活动要对外开放,加强教研交流,借助外力拓宽教研渠道,提升教研质量,积极采取走出去,请进来的方式,与县、市教研部门和他校教研力量结合起来,加强校际间的互动交流,使教师在互动中达成共识,相互促进,共同提高。